找到相关内容218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拈花微笑——禅学起源

    汉桓帝建和年间(147—149年)来汉地,不久即开始进行佛经翻译。由于世高特善禅数之学,因而他所介绍的禅法在当时尤为学佛者所祟尚。他曾译大、小《十二门经》、《修行地道经》和《般守意经》等专门论述禅学的经典。其中特别着重介绍的则是《般守意经》。   《般守意经》着重讲如何调息守意。所谓“般”,即出息人息,调整和控制人的呼吸;所谓“守意&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967195.html
  • 慧远大师——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

    一百九十余卷,后经《开元释教录》删订为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。实际上,在僧祐讲的三十四部四十卷中,道已注明一部分为“似世高译”,以后的增补,估计不是世高译的据多数。其代表作有《般守意经》、《阴持入经》、大小《十二门经》、《修行道地经》等小乘禅经。在这些禅经中以《般守意经》最为重要,也最为流行。“般”意译是出入息,就是呼吸。“意”指意识。所谓般守意,就是从一至十反复数念呼(出息)吸(入息),守持...

    谢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40282435.html
  • 隋唐以前流行的主要禅法

    数息观,也按梵语译称阿那般那观,东汉世高曾译为般守意,又译念出入息、息念观。阿那(ānna)意为入息,般那(apāna)意为出息,如世高译《般守意经》说:"名为入息,般名为出息,念息不离是...高度集中,"系心一处,是名为止"。至此可以说已经真正入定。 观,是正式进入观察、观想的阶段。从观想出入息的生灭无常,进而观想构成人身基本成份的五阴的生灭无常。《般守意经》说:"何以故止?欲观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5746960.html
  • 天台宗止观学说发展的历史过程

    原是佛教徒的一种自我修养方法,属于禅学范畴。早期传入中国的《般守意经》将止观作为数息观的组成部分,“止与观同”,“佛有六洁意,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”。智者大师的《六妙门》基本沿袭了这一禅观程序:“...如此,大乘亦然。最早由世高传入中国的小乘禅数系统,以《般守意经》和《阴持入经》为其代表。前者侧重于定学,介绍控制自我意识的方法,这种禅定实践以获得智慧(“黠智”、“黠慧”)为目的并受其指导;后者侧重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2560547.html
  • 张文江老师讲《天台宗与“五时判教”》

    ,之后还讲了一次《佛说大安般守意经》的康僧会序和一次《悟真篇》导读。依张老师的说法,天台宗的“五时判教”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创造性开端,《坛经》则由《般守意》之印度禅转入中国禅,是大成果,至《悟真篇...以礼相迎。是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汉地之始。参张文江老师著《管锥编读解》四百四页:“东汉末年佛教经籍系统之传入,当以世高(安息人)、支娄迦谶(月支人)两系为代表。世高译《般守意经》、《阴持入经》等,...

    张文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4966230.html
  • 马祖洪州禅与毗婆舍那禅的比较

    开始并非是禅宗的修法。最早中国人所接触的禅法是汉世高译的般守意经,提倡的是数息的修持法门。一直要等到慧能大师的教化,门下弟子的弘扬,禅宗开始在中国汉传佛教跨步发展,流传渊远。  六祖门下弟子怀让...去处烦恼忧愁,灭除疼痛忧悒,通达圣道,证人涅粲。   五 洪州禅与智慧禅的比较  禅坐于东汉末由印度传人中国,开始时接触的是般守意经及的修法。直等到达磨西来,带来了直截了当的禅法,即所谓的祖师禅。...

    释广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5666374.html
  • 慧远念佛思想特色探究

    着重译出的是禅经和般若经。相应地流传的佛教主要是两派:以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;另一派是以支娄迦谶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。世高,名清,号称侯。原为安息国王太子。其代表作有《般守意经》、《阴持入经》、大小《十二门经》、《修行道地经》等小乘禅经。在这些禅经中以《般守意经》最为重要,也最为流行。“般”意译是出入息,就是呼吸。“意”指意识。所谓般守意,就是从一至十反复数念呼(出息)吸(入息),守持...

    姜元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0993223.html
  • 董群:中国佛教对“文明对话”的历史经验

    与我相通或互补之处,具体的融摄方法和内容,随着佛教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。一是“借用”。最初在翻译佛教经,一些佛教的名相直接借用儒道的概念来代替。世高译《般守意经》,以道家的清净译般,无为译守意。《道行经》以道家的“本无”译“真如”,以“自然”译“真性”。二是比类。在...

    董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83239170.html
  • 佛教的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

    ”之基础上,尽管南北禅宗对“心”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。  中国禅宗对人心的关怀,既是对佛陀创教本怀的发扬光大,也是对汉魏以来中国禅特色的继承和发展。从历史上看,最早传入中土的是世高一系的小乘禅数之学,其重点就是以“止与观”这两副良药来对治人们“愚痴与贪爱”这两种根本的“罪症”[请参阅世高所译的《阴持入经》,载《大正藏》第15册,第173-183页。]。其所译的《般守意经》,更是明确提出了通过...

    洪修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1539299.html
  • 本体论与汉代佛学之发展

    便于汉人索解佛理,亦以黄老哲学中的一些形上范畴对译佛典,诸如“为清、般为静、守为无、意名为,是清静无为”(《般守意经》,见《大正藏》卷十五)佛学本体理论遂渐为一般中土僧众所领悟。而中土学人阐扬佛法、...出现分争,必源于根本义理之歧异,此种弥合,实不过徒事点缀而已。道《二教论》有言:“推色尽于极微,老氏之所未辩,究心穷于生灭,宣尼又所未言。”此论极为允当。佛学本体一旦明了,决非方仙道士的虚文曲说所可...

    贾占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5842252.html